李嘉誠又一次遭遇滑鐵盧了。在很多人眼中,李嘉誠是戰無不勝的商界之神。不過神也是人。李嘉誠也是如此,只要是人就會犯錯。李嘉誠在商界也并非戰無不勝,甚至他的人生也遭遇了不少敗仗。
其實不管是李嘉誠,還是巴菲特,他們都有資產縮水的一天,所以也不需要神話他們。比如說李嘉誠投資英國,這就并不是一個太好的選擇。因為英國雖然是老牌的強國,但是這些年英國經濟遭遇了很多的問題。
英國脫歐之后,勞動力嚴重不足,同時目前的地區沖突,又造成了能源緊缺,這進一步推高了英國的物價,目前英國經濟是十分脆弱。李嘉誠在英國這麼多投資,如今也是幾乎被鎖死了。未來李嘉誠要把英國的這些資產賣掉,并且保證沒有太多的損失,可以說是非常難的。
除了在英國之前,李嘉誠之前在加拿大的一筆投資也是遭遇了失敗。這筆投資曾經被譽為李嘉誠一生最偉大的投資,那就是對于加拿大赫斯基能源的投資。在2008年之前,這筆投資絕對是李嘉誠一生最偉大的投資。
80年代的時候,李嘉誠給這家加拿大能源公司投資了30多億,當時為了持有這家公司,李嘉誠還讓兒子李澤鉅加入了加拿大國籍。當時全球能源市場處于一個低迷的情況。李嘉誠因此獲得了抄底的機會。
李嘉誠出手之后,全球能源市場開始復蘇,李嘉誠也因此成為了贏家。赫斯基能源除了每年穩定的分紅之后,股價也是一度暴漲。到了2008年前后最高的時候,赫斯基能源的市值已經高達300億美元左右了。當時李嘉誠持股價值200億美元左右。
同時多年來他累計在赫斯基能源身上還獲得了70多億美元的分紅。可是2008年之后,赫斯基能源市值不斷下滑,最終在2020年之后,李嘉誠不得不把赫斯基能源跟另外一家加拿大能源公司合并,同時李嘉誠也失去了控股權。在這次合并當中,對方給赫斯基能源的估值也只有20多億美元而已。李嘉誠當年高位的時候沒有減持,最后也是因此蒸發了1000多億的財富。
這樣的事情,李嘉誠又一次發生了。不過這次是發生在美國市場。很多人一直以為李嘉誠不投資美國市場。其實這個觀點是錯誤的。李嘉誠控制的上市公司體系確實很少在美國投資,主要的資產是位于亞洲跟歐洲,其中最核心的市場就是亞洲的中國香港還有歐洲英國。
可是李嘉誠個人在美國的投資并不少。李嘉誠個人名下的投資一直有專人在打理,幾乎會投資市場的每一個市場。
這幾年李嘉誠在美國最著名的一筆投資就是投資ZOOM這家公司了。ZOOM是全球最大的網絡會議平台,創始人是美國華人袁征。這家公司在疫情發生之后,一夜爆紅,被許多公司廣泛運用。
很多人居家辦公的時候,都會使用到這款工具。這也讓ZOOM的營收在疫情之后瘋狂上漲。這也讓ZOOM的市值一路暴漲,從幾十億美元漲到了最高1000多億美元。李嘉誠最多的時候持有接近9%的ZOOM的股份,而且這筆投資是李嘉誠通過個人投資的。
最高的時候,李嘉誠持有的股份,價值高達110億美元。可是李嘉誠又一次犯下了錯誤,那就是在高位沒有套現ZOOM的股份,而是等到股價開始下滑之后才減持。
所有人都知道,ZOOM市值暴漲不過是曇花一現,因為這是特定時機被炒高起來的。李嘉誠卻沒有逢高減持,反而是在去年市值暴跌之后,才陸續減持。根據美國方面的消息,李嘉誠在過去一年減持了290萬股的ZOOM股票,套現了區區2.75億美元。目前李嘉誠還持有6.9%的股份,這些股份價值只有16億美元。
也就是說巔峰的時候,李嘉誠光是在美國的ZOOM資產就價值近千億人民幣了,可是因為李嘉誠沒有及時套現,如今已經蒸發了好幾百億了。估計以后ZOOM都很難有這樣的機會,可以再次漲到1000多億美元的高位了。
所有說就是李嘉誠他也無法每一個趨勢都判斷正確,他也會犯錯。其實任何一個投資高手也無法判斷到一個短期內的市場走勢,他們也只能判斷長期的走勢而已。只要你可以判斷到長期走勢,其實你已經是非常了不起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