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到香港這個地方,那不得不提到李嘉誠家族。不過在香港,并非只有一個李氏豪門,因為還有另外一個李兆基家族。
多年來李兆基一直跟李嘉誠齊名,而且兩個人還有很多很巧合的地方。事實上過去20多年,香港首富不是李嘉誠就是李兆基。當然大部分時間都是李嘉誠壓倒李兆基。

李兆基跟李嘉誠兩個人也是十分有緣分,那就是兩個人不僅僅一樣都是姓李,而且兩個人都是廣東人,還一樣都是1928年出生的,同時兩個人都一樣只有兩個兒子。
在網上一直流傳了一個事情,那就是李兆基競爭不過李嘉誠,于是就給兒子取名李家誠。其實這個事情大家當段子看看就好了,因為李家誠出生的時候,李嘉誠跟李兆基還不是競爭對手,那個時候李嘉誠的事業也是剛剛上軌道而已。
其實說到李兆基家族也是非常傳奇。他們的財富在香港也是僅次于李嘉誠的存在。香港的富豪圈,李嘉誠是獨一檔的存在,其他的豪門都是望塵莫及的。李兆基則是第二檔的存在,他們追不上李嘉誠,但是其他豪門也追不上他們。

李嘉誠退休之后,李兆基也是選擇在一年之后退休。不過李兆基的分家安排跟李嘉誠不一樣。李嘉誠的分家安排是兩個兒子一個接班,一個自己去創業。李兆基則是讓兩個兒子一起接班。
于是如今在恒基集團,李兆基的兩個兒子李家杰跟李家誠一起擔任聯席主席。兩個兒子一起打理自己的商業帝國,整個恒基集團總計控制了六家上市公司,除了恒基地產外,還有中華煤氣、美麗華大酒店等公司。
光是在地產方面,他們去年的租金收入就高達60多億,其中來自內地的租金收入大約是20億,另外有40多億是來自香港。很多去過香港的人,一定都知道香港中環的IFC大樓。

去香港一定會去看中環的夜景,因為這里高樓林立,在中環的摩天大樓群中,最高的最豪華就是IFC了。這棟大樓就是恒基地產、中華煤氣、新鴻基跟香港捷運一起合建的。這棟大樓也是全世界最賺錢的寫字樓,每年光是租金收入就有近百億。
李兆基家族占有其中不少的份額,光是從這棟大樓就可以分到不少的租金。另外他們在北京還有一棟恒基中心。這是價值連城的物業。
在地產板塊,去年他們家族還賺了90多億,除了商業地產的租金收入外,他們在香港跟內地還有大量的房地產銷售項目。李兆基家族在內地的發展模式跟李嘉誠家族不一樣。李嘉誠主要是靠著項目升值來賺錢。

李兆基則是通過跟內地房地產公司合作來賺錢。簡單來說,李兆基提供較低資金成本,然后內地的開發商或者項目運作。在香港他們則是更多的自己開發。
李兆基家族的實力有多強,2021年香港中環最后一塊黃金地皮拍賣,這塊地皮就是位于香港中環IFC跟摩天輪后面的那塊黃金地皮,最終被李兆基家族以創造世界紀錄的508億拿下了。光是買下這塊地皮就足以證明李兆基家族的實力了。

這僅僅是買地的成本,他們還需要再投入數百億用來興建一棟超高的摩天大樓。按照整個設計,這棟大樓最終他們將投入1400多億,而按照投入回報率,未來的租金回報率大約是4%左右,也就是需要25年才可以回本。花了1400多億去建一棟大樓,李兆基家族也真的是實力強大。
其實李兆基家族厲害的還不是這些,他們跟李嘉誠家族一樣,也有很多的隱形資產。李兆基在很多年之前就拿出了私人的500億資金,建立了一個投資基金。李兆基其實還有亞洲股神的稱號。多年來他在股市上的斬獲可不少。

李兆基在10年之前就曾經透露了一個數據,那就是他這個基金當時的資產已經漲到了1300億,這筆資產就是李兆基的私人資產,財富榜是無法追蹤到的。如今李兆基控制的上市公司體系中市值是2800多億。其實在李兆基退休之后,他們家族的上市公司市值縮水了不少,地產方面利潤也在下降,煤氣業務利潤也是下滑了不少,兩家核心業務利潤都在下滑,所以才導致市值下滑。
當然這些只是暫時性的,未來肯定會反彈的。李兆基家族依然是香港的第二豪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