佩服《我是千尋》導演能拍出人在面對人際關系里面的矛盾與沖突,看完后讓我感受到 微笑的背后也許是孤單的總和。 在欣賞這部戲的過程里我曾經放棄了2次,但卻點開了3次,也許是我在看的過程里害怕去面對 人際關系帶來寂寞 這個議題吧!人際關系帶來的寂寞我們該如何面對?
失去幸福的人卻帶來幸福?
千尋 在漁港邊的小鎮賣便當,在這純樸的小鎮她毫不避諱她曾經是一位性工作的的身份,而她這樣坦然的態度就像海洋里的黑潮般 將溫暖帶給了她身邊的人。
就像她的正義感幫助了被孩子欺負的流浪漢、她教會高中生 久仁子 勇敢表達自己的情緒,她的熱情也讓鑰匙兒童 小誠 的母親知道自己的兒子有多貼心……
她的存在撫慰了大家寂寞的心,但…… 千尋 卻無法找到自己的幸福。也許對于她來說還是無法真實的面對自己,就連 千尋… …都不是自己的真名,而她的寂寞卻因為身邊的幸福而越加劇烈。
逃避人際關系也需要勇氣
這部戲在 仁久子 跟 部千的 一段的對話讓我內心感受很深,原來一個人要勇敢承認自己在逃避人際關系其實是需要很大的勇氣。
因為相對劇里面的 部千 面對 久美子 坦白說出自己其實是害怕面對人際關系而 選擇逃避交友 ,但 仁久子 則是選擇去迎合他人來維持人際關系,而這樣迎合的態度讓自己壓抑又不快樂,這部戲點出了,不在乎別人的眼光活著,是人一輩子的挑戰。
你敢擁抱突如其來的愛嘛?
戲里面一段 : 「 小誠 的母親生氣的拿著 小誠 買的花質問 千尋 :『 買花是不是你教的 』 」
這段讓我看到了當人遇到熟悉的人做出未知的行為時,所產生的害怕及恐慌,就算是充滿溫暖及愛的行為也是一樣!
而面對 小誠 的母親的質問, 千尋 只是簡單的告訴她:「 小誠 就是這樣對孩子!是你不懂、不了解他,所以請收下這束花」
在人際關系里 阿德勒 提到:「能夠借著『信任他人』擁有踏入深厚關系的勇氣,人在人際關系上所獲得的喜悅,還有人生中的快樂也會增加許多」,而在我看來:嘗試了解、溝通及信任是挑戰人際關系最好的方法。
不要讓愛變習慣
在戲的最后 千尋 帶著冷漠的表情離開與眾人的聚會,離開時的表情跟她在整部戲前段溫暖的表現完全不同,除了冷漠外更有著迷惘。
這一幕讓我感受到她似乎害怕 擁有愛后的反噬 。當初也許就是因為害怕及了解孤獨,所以自己才想努力的 找尋并且給予身邊的人愛 ,可是如果當自己感覺到了幸福是不是就不會愛了?
但一個人也不代表孤單
這句是我最近生活的感受,當我在看完《我是千尋》就能更明確的感受到了 一個人 跟 孤單、寂寞 其實并沒有關聯。在人際關系里的-愛不一定局限是屬于特定的誰,愛是 尊重 、 用心傾聽 或是給予 自己能力所及的幫助 ,當我們學會了這些,就會發現我們不懂愛了,但你會發現自己全身充滿了愛。 最后我必須要說:「人要先學會愛自己才能更無私的愛別人!」